彭景涛,男,湖北麻城人,副教授,硕士研究生导师,赣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,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。新闻学本科学士(四川大学)、历史学硕士(上海师范大学)、历史学博士(上海师范大学),华东理工大学(上海)社会学博士后(已出站)。先后任教于华东理工大学(上海)、赣南师范大学。曾先后在中国台湾政治大学、加拿大女王大学访学。
研究方向: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;中国共产党历史。
发表论文:
1.《承继与变革:民国时期上海徽州茶商近代转型的历史考察》(第一作者),1万字,《江西财经大学学报(哲学与社会科学版)》2012年第4期。
2.《义理民族主义的兴起及其后果――对民国前期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内生结构的考察》(独著),1.6万字,《社会科学论坛》2014年第12期。
3.《建构理性:“五四”启蒙走向革命的内在推手――新文化运动如何影响中国革命》(独著),1万字,《天府新论》2015年第5期。《学术界》2015年第11期“论点摘编”《建构理性是“五四”启蒙思想运动的主流》是此文的摘录。
4.《理性与信仰――新文化运动在改造信仰上遇到的困境》(独著),1.5万字,《文化战略与管理》第1卷,胡惠林、陈昕、单世联主编,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主办,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。
5.《革命动员型的妇女解放——对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之深层结构的考察》(第一作者),1.5万字,《赣南师范大学学报》2020年第1期。
6.《中央苏区交通邮政经费的筹措管理与苏区精神的作用》(第一作者),1万字,《赣南师范大学学报》2021年第4期。
7.《从苏区精神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重建》(第一作者),1万字,《红色文化学刊》2022年第4期。
8.《实践教学中的情感问题》(独著),3900字,载《使命与责任―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研究论文集》,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。
9.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对构建核心价值观的意义》(独著),5000字,载《价值与导向―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研究论文集》,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。
参编著作:
《苏区精神》第一章。中共党史出版社2017年版。
主持课题:
《苏区精神的传承与弘扬研究》,江西省社科基金“十三五”(2020年)一般项目,项目编号:20DQ07,已于2023年6月获结项证书。
参与课题:
1.《迈向近代文明国家的探索――康有为后期思想体系研究》,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,已于2016年11月结项,排参加人第三。结项批准号:11YJA770076 结项证书编号:2016JXZ2556
2.《中国共产党中央苏区局部执政实践及建政精神研究》,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,2014年立项。
3.《中央苏区党的反腐倡廉与政权认同问题研究》,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,2015年立项